锐谷网:专注于综合性的互联网媒体分享平台

互联网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更多话题 > 互联网

公司如何掩盖快消亡的事实?

一个单位的衰败往往始于内部的腐烂,表面光鲜的招牌下可能早已千疮百孔。当虚伪成为常态、利益凌驾于价值时,你甚至不用刻意寻找证据,那些触目惊心的细节会自己浮出水面。

表面繁荣的假象

上级高喊“三年上市”“五年赶超”,口号震天响,实际连基础业务都漏洞百出。任务层层加码,压力最终落到基层头上,但没人关心执行是否合理。下级心知肚明,却用“数据美化”“PPT造车”应付检查,汇报会上掌声雷动,散会后问题依旧堆积如山。所有人都默契地维持着虚假的和谐,仿佛只要不捅破那层窗户纸,烂摊子就不存在。


形式至上的荒诞剧

外行领导拍脑袋决策,内行员工被迫配合演出。一场会议能开三小时,重点却只有领导最后一句“再研究研究”。考核标准不是看成果,而是看台账厚度、活动照片数量。为了应付检查,全员突击补材料,甚至发明出“无中生有”的KPI。表面上看,红头文件齐整、宣传稿铺天盖地,实际上一线员工早已躺平,因为干实事不如会演戏。


站队为王的丛林法则

能力再强不如跟对人,业务高手不如马屁精。晋升名单上永远是“自己人”,干活的主力却常年稳坐冷板凳。开会时领导咳嗽一声,底下立刻有人抢着递水;讨论方案时,反对派的声音总会被“再考虑考虑”轻松抹杀。在这里,人际关系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,站错队的人连呼吸都是错。


按需对人的功利游戏

需要冲锋陷阵时,你是“核心骨干”“重点培养对象”;一旦价值榨干,立刻变成“优化名单”上的隐形人。领导一边喊着“团队一家亲”,一边把黑锅甩给下属,功劳却全揽在自己名下。更讽刺的是,越是勤恳的老黄牛,越容易被贴上“不懂变通”的标签;而那些擅长钻营的,早已在酒桌和红包中混得风生水起。


烂透的单位还剩什么

当单位沦为一群人的利益交易所,剩下的只有麻木的服从、失控的内耗和腐烂的文化。新人进来先学“潜规则”,老实人要么同流合污,要么被排挤到边缘。最可怕的是,所有人都在假装正常,就像一锅温水里的青蛙,直到某天危机爆发,才惊觉早已无力回天。


结语

一个烂透的单位,最明显的标志不是业绩下滑,而是人心的溃散。当虚伪战胜真诚、投机取代实干,这里便不再是一个能承载理想的地方,而是一座精心伪装的坟墓。

原文地址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mx@lovelu.top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文章评论

表情

共 0 条评论,查看全部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